2015年,在互聯網盲投之后,O2O企業又該怎樣前行,值得深思。上海驛梅國際快遞總結了一些人的觀點,和大家探討下:有人說16年是資本的寒冬,而我卻認為是資本的機會。2016年輕資產將越來越難生存,而重資產的規范化即將到來。這既是企業的機會也是考驗企業資本實力和格局的時候,我們都拭目以待。
大家都知道,2015年,“互聯網+”的熱潮令物流O2O出現了短暫的繁榮和井噴;然而,喧囂之后,隨著一張O2O企業死亡名單刷遍朋友圈,物流業也敲響了警鐘:先是順豐嘿客失敗大裁員,而后又是“神盾快運”突然倒下,接下來又會是誰?相信扎堆貨運APP的創業大軍們也在顫抖......
在行業投資熱潮高峰過去、經濟寒冬又席卷而來之際,物流業該如何突圍?輕資產的模式還能挺多久?物流業的明天又該從哪些方面去塑造?
2015年“互聯網+”成為年度熱詞,各個行業都在尋找“互聯網+”的出路。2015年物流行業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創業格局,加上及“輕資產”模式的宣貫、小米、滴滴出行的成功,我們都學到了“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我們的物流企業也都學會插上了“互聯網+”的大旗。因此,2015年物流行業大大受到資本的青睞,出現了暫短的繁榮和井噴現象。
然而在年底一份O2O死亡名單流傳于微信圈,O2O創業風光背后是“尸橫遍野”的現狀。在物流界,無論是近期順豐嘿客嘗試后的大裁員,還是*近物流界知名企業“神盾快運”突然倒下,讓我們感覺到了“互聯網+物流”的冬天還是來了,同時也標志著物流行業逐步走向理性,資本不再盲目追逐。本質從未改變,只是我們的服務形態在變,特別是我國物流行業現狀決定了現階段不可能是“輕資產”模式。
從中國的貨運歷史看,物流行業與P2P一樣,是一個野蠻生長的行業,政府從來沒有集中對此行業進行監管過,一直是由市場隨意發展,盡管切入點很多,卻看不到一家切入能夠徹底的解決本質問題!盎ヂ摼W+物流”和“輕資產”模式目前行不通,特別是恰恰相反,要想徹底改善物流現狀,規范物流行業,需要把物流向重資產、重運營兩個方向做,不要問我互聯網物流為什么做“重”?我的回答是因為傳統物流做的太輕,太隨意。
個人看來,要想徹底改善物流現狀,目前迫切需要做好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化建設、誠信體系的建設及物流行業協同信息化建設等4大建設。
1.我們來談談基礎設施建設
對于陸運而言,主要包含園區建設,公路建設、鐵路建設。其中園區(公路港)建設,需要針對不同區域的貨運市場及產業情況進行大量調研后,方可建設相對合理的交易大廳、停車場、倉儲等基礎設施,這是個龐大的工程,需要較長的施工工期,大量資金投入及各行各業的專業的、優秀的人才。
2.我們來談標準化建設
標準化建設包含很多內容,大到公路港建設標準,小到裝卸規范標準,比如公路港建設標準化、運輸車船標準、作業車輛標準傳輸機具標準、倉庫技術標準、包裝、托盤、集裝箱標準,這些都需要標準化。如果通過基礎標準化了,通過叉車裝卸,類似F1賽車秒換輪胎原理一樣,這樣我們可以把時間節省用在路上,1個月多1個來回,不就什么都有了?既然標準化這么好,那為什么沒人做呢?因為需要投入非常大而且不一定能馬上見效得到收益,即使一個區域使用,而另外一個區域不使用,不能形成對開的局面也不行,所以很多人都去做“輕資產”去了。
3.我們來談談誠信體系建設。
眾所周知,第一個是良莠不齊問題,大家都在PK價格,你敢報100,我就敢報80,因為隱藏在背后的服務質量及責任等問題沒有被暴露,所以消費廠家也不知該如何選擇。第二個問題是信息孤島問題:因為沒有統一的信息系統進行監督,故導致一些膽大的人今天在A城市犯事了跑路,明天還可以跑到B城市繼續坑蒙拐騙。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通過用一個公共的征信平臺,將這些信息統一匯總起來,并提供開放信息,這樣就可以避免這些事情的再次發生;同時使用良性的誠信規則,將這些企業向好的方向引導,這樣就可以將整個行業向一個好的方向發展。
4.我們來談談信息化建設。
我們來看一張發貨/收貨信息流通示意圖。發貨主在物流交易平臺上提交訂單,訂單通過路由自動路由給物流企業或第三方對接的交易平臺,后續調度給物流企業執行送貨,*終把貨物送到收貨主,信息流轉過程中,全程記錄信息狀態。
當然,當物流云平臺擁有富足的計算能力及存儲空間時,可以優先考慮租給其它第三方物流交易平臺或與物流行業配套的平臺商,連接物流行業參與各方,將原來的信息孤島變成一個全開放的信息大腦,統一協同,統一調度,形成物流行業云計算平臺及物流行業大數據支撐平臺。
接下來,說說完成上述4大體系建設后,*終形成的大數據支撐平臺給我們物流行業哪些場景便利。
人場景:
通過司機的行駛軌跡、路況數據等,出具司機駕駛行為報告,對于不規范的行為進行培訓,以降低因開車行為不好等問題帶來的安全事故隱患;通過司機自身群體提報生活數據,為司機群體提供區域化服務,比如生活方面的吃喝拉撒,相互幫助等。
車場景:
通過車聯網采集數據、4S店維修保養數據、專家診斷數據、加油加氣數據、保險數據、行駛路段、作業環境及周期指數數據,實現自動提醒車主車輛什么時候該保養,該換什么零部件,減少因車本身故障而導致的不必要的危險發生等。
貨場景:
通過貨源結構、貨源類別,貨源價格等數據,預測區域經濟結構、經濟興衰情況及推斷出經濟倍好的邏輯;通過貨源價格及價格指數,精準預測哪些行業產能過剩,哪些行業產能不足,便于區域或國家宏觀調整產業結構,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通過貨源結構、貨源類別數據,集中優化貨源結構,合理優化配載空間,從而在保障同等貨量的情況下,提高空間和時間的利用率等。
貨主企業場景:
通過對物流企業時效數據、價格數據、貨損貨差數據、投訴數據、規模數據及誠信數據分析及展示,貨主企業可以輕松按照自己的發貨要求選擇物流企業發貨,特別是誠信數據,可以讓貨主企業也可以像在淘寶網購買商品那樣采購運力服務,減少貨主企業選擇物流企業的時間成本、信任測試成本,特別在自身運力不足情況下,可以快速補充自己的運力。
物流企業場景:
通過企業員工數、投入資本、運單交易數及交易額等數,可以快速與測試出企業規模;通過企業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銀行開戶許可證、銀行貸款證、統計登記證、財政登記證、用戶投訴數、貨損貨差數及用戶提交的曝光臺等數據可以快速預測出企業信用問題,減少因企業沒信用而跑路等不必要的事情發生等。
公路港場景:
通過車輛軌跡交叉數據及貨源訂單數據分析,可以便于為公路港選點選址提供依據,減少選址時間;通過公路港內入駐的企業類別及數量等數據可以預測區域經濟的結構及經濟情況;通過公路港內租戶的運單交易數量及交易頻次等數據,可以對比出公路港經營情況,便于更好的發覺公路港存在的優勢及不足,為改善公路港提供決策參考依據。
物流行業場景:
通過整體物流行業運力指數及貨源分布數據,可以分析及預測出市場供需關系,為整個物流行業指明一個發展方向,為生產企業提供生產指導方向。
平臺運營場景:
通過平臺上的車輛(車聯網)大數據分析,與保險公司、油氣公司、輪胎公司統一采購,讓更多的企業得到優惠的油保胎服務,同時平臺還可以分潤;平臺通過運營分析數據,可以給貨主企業及物流企業提供企業診斷數據,幫助企業改善結構及改善運作方式;平臺還可以通過促銷及廣告模式獲取貨主企業及物流企業利潤,達到共贏;
國家場景:
便于國家監控偷稅漏稅問題,增加國家稅收;給國家提供所有卡車運行軌跡,便于國家監控所有卡車情況;優化了整個車輛及貨源的結構,提高了整個行業的物流運作效率,降低了企業運作成本,同時大大減少了卡車尾氣排放(碳排放),為國家環保做貢獻。